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

时间:2024-05-27 13:24:00
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

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

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1

1979年,CE公司董事长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继承人,公司内部每个人心中都七上八下的,不知道幸运之神会落到哪一位头上。

当时,杰克韦尔奇在CE公司消费品业务部门任执行官,经过近20年的职业生涯,他已经接近权利的顶峰。

1月底,老董事长雷吉请杰克?韦尔奇去他的办公室,当他进入办公室以后,雷吉请杰克?韦尔奇将门关上。

二人坐定后,雷吉对他说:“杰克,目前公司在人事上要有一些变动,相信你应该听说了,现在我给你出一道题,你要认真问答。在一架CE的商务飞机上,假设只有你和我二人,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,飞机即将坠毁。你认为,谁能接任CE的董事长呢?”

杰克?韦尔奇并没有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,大方推荐自己的对手,也没有推荐其他要好的同事。他坚定地告诉雷吉说:“凭我的直觉,我一定可以爬出废墟重新掌握自己的舵。”

雷吉礼貌地解释说:“不,那是不可能的。”韦尔奇回给雷吉一个异常坚定的眼神。但雷吉断然否定地说:“你所说的那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,你我都不幸蒙难。这种情况下谁来接任CE董事长的职位呢?”

韦尔奇并没有向雷吉妥协的意思,仍然坚定地说:“因为我自认为自己是所有候选人中最合适的人选,而且对此充满信心,所以我不能给你任何意见。”

雷吉打断了韦尔奇的话说:“韦尔奇,你已经死了,所以你不能参加选拔,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认为谁应该得到这个职位?”

杰克韦尔奇在雷吉的逼迫下,无奈之下推荐了公司主管技术和服务业务的埃德。6月份,老董事长再次出了“飞机面试”这样的题目,与上次的情况基本相同,飞机再度面临坠毁,唯一不同的是,这次雷吉说:“杰克,这次不是你和我全部死亡,这回只有我死了,而你还活着。你认为这时CE的董事长应该由谁来担任?”

杰克韦尔奇毫不犹豫更加坚定地说:“那么,我将是CE下一任最合适的董事长。”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能完全信任,那么其他人又怎么去相信他呢?假设你是一位老板,你愿意把几十万的年销售额、15亿美元固定资产的公司交给这样的人吗?

自信和魄力是每位领袖人物必备的'技能之一,这样才能在惊涛骇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。

在自己能力足够的基础上,与其虚伪的谦让,还不如自我推荐。这样,一方面体现出一种大将风度,另一方面,突出你正直的人格。这样不但有可能获得机会,还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。

反之,那种虚伪谦让的人,他们嘴上虽然装出一副谦虚的“德性”,其实是生怕“枪打出头鸟”或者做“出头椽子”,暗地里对权利的向往不比任何人低。

古往今来,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“人怕出名猪怕壮”、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,而事实确是如此。

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,许多人都戴着一副虚伪的面具,面对权、利口头上推让而内心却非常向往,而战国时期“毛遂自荐”的故事却少得可怜。当然也不能排除有敢于自荐的,但是自荐担当重任的人却是凤毛麟角,多半是自荐充当“忠臣孝子”,争着去牺牲、去奉献。

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2

公元前260年,秦、赵长平一战,赵国40万人马全军覆没,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。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,公元前257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。

赵国危在旦夕,赵孝成王焦愁万分,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商讨救兵。赵国存亡,在此一举。

事关重大,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。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,只选中十九名,还差一人,却再也挑不出来了。

这时候,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,对平原君说:“请让我跟您同去吧。”

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,问:“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?”

“3年了。”毛遂回答。

“3年?”平原君摇摇头说,“不行。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,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,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。你来了已经3年,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,可见你不够优秀,没有什么本事。你不能去。”

“不对!”毛遂争辩道,“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。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,我敢说,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,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。”

平原君想想,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,就决定带他去了。同行的19个门客,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,但在一路的交谈中,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。

果然,当赵、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,毛遂冒着生命危险,手按宝剑,挺身而出,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,申明大义。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慑,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王臣莫不叹服。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,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。不久,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,终于解开了邯郸之围。

事后,平原君感慨地说:“毛遂以三寸之舌,胜百万军队,他一到楚国,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。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,但竟然错看了毛先生。”

人生哲理:

人才,即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着超越一般的研究和创造能力的人。这种能力,只有放在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下,才能脱颖而出,充分发挥作用。

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3

公元前260年,秦、赵长平一战,赵国四十万人马全军覆没。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,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,公元前257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。

赵国危在旦夕,赵孝成王焦愁万分,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商讨救兵。赵国存亡,在此一举。

事关重大,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。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,只选中十九名,还差一人,却再也挑不出来了。

这时候,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,对平原君说:“请让我跟您同去吧。”

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,问:“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?”

“三年了。”毛遂回答。

“三年?”平原君摇摇头说,“不行。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,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,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。你来了已经三年,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,可见你不够优秀,没有什么本事。你不能去。”

“不对!”毛遂争辩道,“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。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,我敢说,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,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。”

平原君想想,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,就决定带他去了。同行的十九个门客,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,但在一路的交谈中,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。

果然,当赵、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,毛遂冒着生命危险,手按宝剑,挺身而出,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,申明大义。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慑,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王臣莫不叹服。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,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。不久,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,终于解开了邯郸之围。

事后,平原君感慨地说,“毛遂以三寸之舌,胜百万军队,他一到楚国,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。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,但竟然错看了毛遂。”

哲理点拨: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,只要有才干,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,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

《毛遂自荐的哲理故事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